智能校对-智能写作将推动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

编辑:pitaya02        日期:2020-09-03

当今,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,智能机器人、智能穿戴、智能手机等,都使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。这些人工智能写作作品中,人工智能创作的文案、电影剧本、诗歌、小说等,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。AI写作,将改写未来的文学创作?面临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影响,有作者认为,要想借助高新技术来完成写作,仍需进行探索,同时,高新技术的发展也能激发作者的想象力,拓展其创作空间等,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。

从全部771部短篇小说中,人工智能选出的10部作品中,人工智能参与写作的作品超过莫言,位居榜首;与人工智能打交道的青年作家 Robert、陈楸帆等表示,使用人工智能写作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,文字之间没有逻辑,没有独特的情感倾诉等等,例如在我们平常阅读的小说中,作家经常在某些地方埋下伏笔,或者在描写动作之后,人物心理有怎样的变化,这些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,但这是目前世界上所有人工智能还学不到的技能。年轻作家范墩子认为,“智慧写作”的出现,将极大地激发作家对未来的思考,创造出更好的文学作品。

文艺评奖 AI当“评委”

你读过人工智能写的文学作品吗?今年初,走进谷臻小说创作基地,和上海的《思南文学选刊》一起进行文学作品评选,参评作品有771部短篇小说,被国内20家纯文学期刊评选为2018年全年发表,并由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评奖。一天前,由“谷臻小简”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读物总是莫言的《等待摩西》。但是,在第二天,参加这次评选的《小说界》和《鸭绿江》两家杂志的80部短篇作品抵达现场后,有趣的事情发生了,“谷臻小简”评选出的年度短篇是陈楸帆在《小说界》2018年第四期的《出神状态》,莫言的《等待摩西》屈居第二。

这份名单出来后,让包括走走在内的众多业界人士“震惊”,走走接触到陈楸帆之后才知道,排名第一的《出神入化》,有人工智能写作参与其中。走开感伤地说:“一个 AI,怎能从771部小说中,找出另一个 AI的准确形象?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系统是公正的,它不会包含任何人类的情感因素,或许正如作家评论的那样,人工智能更喜欢看科幻小说,这看起来很合理。

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陈楸帆表示,人工智能系统已经为自己的作品输入了上百万字,通过输入关键词、主语等,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自动地每次约写几十到100字以内的内容。在经历了大量的研究后,人工智能已经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写作偏好,比如喜欢使用哪一句祈使句,喜欢用哪一种形容词来描述人物行为等等。他说:“第一次看到人工智能程序写出的句子,我感觉自己写的很像,但可以肯定的是,人工智能写出的文字是没有逻辑的,也不具有对情节和情节情感的指涉性关联,要将这些文字不加加工地嵌入到人类写作中去,我必须做的还有很多。因此,最后,我围绕着这些人工智能所创造的陈述,来构建一个故事的背景,例如,在2018年第四期《小说世界》中,人类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崩溃边缘的未来上海,例如,在《生命算法》中的《恐惧机器》中,完全由人工智能进行基因编辑而产生的人类星球,在这样的语境下,人工智能的话语风格能够被读者接受,被认为是合理的,而且是由人类从与他人对话的情景中引入的,并且在认知上不会与正常人类的沟通方式相混淆,因此,在叙事逻辑上,人工智能是可行的。经过和人工智能合作的实验,我发现并非机器帮我写出文章,而是我帮机器写出一部小说。”

AI写作的局限性显而易见

“出神入化”,比“等待摩西”更早,能否说明前者的语言优于后者?对于这一点,走走表示:“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区分语言的好坏。他不能把一个作家的这一种语言或者下一种语言选出来,也不能把莫言的作品或者余华的作品选出来,因为即使是我们人类所作的评判,也只能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。象“谷臻小简”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,虽然已经阅读了数千部优秀剧本,近万部网络文学和纯文学作品,但却以闪电般的速度读完了数百万字,理解了情绪,提取了结构,把握了叙事节奏……但是它仍然无法辨别语言的好坏,应该说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古老的产业。”

在陈楸帆看来,人工智能目前的状况,是一种“初级机器辅助写作”,给人工智能一个关键元素,关键词,人工智能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到,找到历史上所有与此相关的文字。举例来说,如果只写一个“云”字,人工智能就可以通过查询不同时期、不同文本中对“云”的描述,为作者提供选择。他说:“人工智能写作的限制也很明显,虽然最初所写的句子与以往十分相似,但通过多读一点,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哪些是机器写的,哪些是人写的。机械写的句子经常在50-100字范围内出人意料,但当长度扩展到200-500字时,涉及到句与句、段与段的关系,就会让读者感到莫名,就像小学生写的一样。而且我们平常看的小说中,作家们经常在某些地方埋伏,或者在描写一个动作之后,人物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,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,但这是目前人工智能还学不到的技能。

传统文学的创新需要更加关注未来

AI写作,将对文学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?

“现在的智能写作仅仅是个开始,未来我相信人工智能将更深地参与到人类写作和叙事中,未来的文学领域可能会变得更复杂、更有趣,”陈楸帆表示。

范墩子告诉记者:“就我个人而言,写作是我人生的一部分。写写,我的生活不会枯燥,不会孤独,也因为写,我的心有了更多的寄托,在我虚构的故事里,寄托着我所有美好的愿望。对大众而言,文学将使这个时代更加温和。文学犹如夜色中的月光,能照亮迷惘、忧伤、伤痛的人的心灵。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与变迁,文学永远是最永恒的灵性事物,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它的滋润与洗礼。文艺使人心平静,给人以美好的希望。」

范墩子表示:“我个人对人工智能写作的这种方式并没有从心里接受,但是,在某种意义上,智能写作的出现,可以改变我们传统的写作观念和思维方式,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非偶然,我们应该敞开胸怀,更多地去接受。归根结底,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。拒绝它,是一种愚蠢。而我并不认为聪明的写作对中国文学有害,相反,聪明的写作对作家的激励作用更大,使我们可以抛开陈旧的观念,有危机感的作家,不会只想着我们的历史和过去,而是在思考未来。对人类未来的关注,正是中国作家最缺乏的东西。如果我们更加关注未来,我们就可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。


智能写作-人工智能写作的四大典型应用场景